双音节字有哪些(格律诗平仄“一三五不论,二四六分明”怎么来的)

2024-09-28 09:46:32驶向一江秋
我们现在都知道,格律诗平仄严格遵循“一三五不论,二四六分明”规则,那这个规则是怎么来的?为什么要这样规定?这可以说是两个问题,也可以说是一个问题。所谓“一三五不论,二四六分明”,是指格律诗每句第二、四、六个字必须是“平、仄、平”或“仄、平、仄”形式。当然,有时候考虑到要避免孤平、三平尾和三仄尾等,一

我们现在都知道,格律诗平仄严格遵循“一三五不论,二四六分明”规则,那这个规则是怎么来的?为什么要这样规定?这可以说是两个问题,也可以说是一个问题。

所谓“一三五不论,二四六分明”,是指格律诗每句第二、四、六个字必须是“平、仄、平”或“仄、平、仄”形式。当然,有时候考虑到要避免孤平、三平尾和三仄尾等,一三五也不能一概不论,这只是一个大体的规律。

一.怎么来的

从格律诗的发展史来看,与其说“平仄”是有人特意规定的,不如说是自然选择的结果,是后人根据发现的规律性,记录并流传下来的。

在唐朝之前,七言诗较少,以五言诗为多。当时写诗是不讲求平仄的,也没人谈平仄,但还是存在50%以上的诗句平仄符合“平平平仄仄”、“仄仄仄平平”、“平平仄仄平”等格律诗标准格式,为什么?是因为音律美,虽然没有意识到、没有刻意这样做,但这样的诗读起来抑扬顿挫,最有节奏美,于是自然而然就这样写。

到了唐朝,格律诗基本定型,但当时不合律的诗非常多。其实唐朝诗人对格律并不像现代人如此重诗,唐人崇尚诗出于自然,平仄属抑扬顿挫的自然选择,唐朝未必有“一三五不论,二四六分明”的说法,这是后人根据格律诗规律总结的。

像王维这首被某些诗评家成为七绝压卷之作的《渭城曲》(《送元二使安西》):

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
劝君更尽一杯酒,西出阳关无故人。

第三句失粘,此诗被称为所谓的“折腰体”,但并不影响此诗是好作品,把它列为绝句,也不能说就不行。

实话实说,格律诗中仅个别字平仄不合律,对节奏的影响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大。所以今天,当有人看见诗中某字失替,也不必大惊小怪,惊呼不已。其实“平平仄平仄”这种形式,虽不合律,但在唐人格律诗中极其常见,已被认为是一种基本的格律定式。

在唐朝,格律诗的平仄不像现在如此规范,最初五花八门平仄格式都有,但人们发现“平仄平”“仄平仄”最有节奏感,最抑扬顿挫,于是其他平仄句式逐步被淘汰或越来越少,而“平仄平”“仄平仄”标准句式逐步被确定,并规范下来。但违律之作,终归不少。


后来有了严格的平仄规律,拿仄起的七言绝句为例,其平仄定式为:

仄仄平平仄仄平,平平仄仄仄平平。

平平仄仄平平仄,仄仄平平仄仄平。

严格来说应该一字不差,但每个字都符合以上平仄规律何其难也!全唐诗也没几首,况且定得太死,容易发生削足适履、因行害意现象发生。

于是后来变通了一下,规定诗中每个词只要第二个字平仄合规就行了,第一个字可以不论,于是就有了“一三五不论,二四六分明”,这说明平仄规则一直在变化更新,并不是一成不变、死守规矩的。

那为什么要“一三五不论,二四六分明”,其理论基础是什么,“一三五分明,二四六不论”行不行?

二.为什么

其实“一三五不论,二四六分明”是有理论基础的,反过来是不行的。拿七言句举例,五言同样如此。

我们读诗都是按照音节读的,而汉字多是双音节,即两个字一词最为常见。

比如:

月落|乌啼|霜满天,

江枫|渔火|对愁眠。

基本都是如此,很少有例外。有人说最后“霜满天”不是三个字吗?因为每句诗最后一个字(韵脚、白脚)的平仄基本已经固定,所以可以不用考虑,故也是双音节。

读双音节词的时候,重音一般落到最后一个字上,因此如果最后一个字的平仄交叉或相粘,读起来就会有抑扬顿挫的效果,而不用管第一个字,双音节最后一个字恰恰就是整句诗的第二、四、六个字,正合“一三五不论,二四六分明”之规则。

实践出真知,在实践中诗人确实也发现一、三、五字的平仄对整诗节奏影响不大,就规定此位置字可平可仄,一般标为“中”,此规定一直流传到今天,这是“一三五不论,二四六分明”的理论基础。

这样大家对“一三五不论,二四六分明”的来源和原因就清楚了吧?

翻开诗歌发展的历史篇章,格律诗“律”的要求越来越规范,人们对“律”越来越重视,但好作品却越来越少。这其实也是一个很值得深思和探讨的问题。不是“律”不好,重要的是应该怎么用。

相关文章

复原乳和发酵乳哪个好(这些“奶”,孩子再喜欢也要少买!)
santafe是现代什么车(为什么汽车品牌喜欢用地名作为车名?)
牛肚怎么清洗(牛肚怎么做好吃?)
退税申请表有用吗(你知道退税和收税的真正概念吗?)
冻饺子煮多长时间才能熟,怎么煮熟得快、不烂皮!
相见恨晚啥意思(30个成语造句(附详细释义))
农村池塘里的河蚌有没有珍珠?有多少人找到过珍珠
双音节字有哪些(格律诗平仄“一三五不论,二四六分明”怎么来的)
苦茶叶的功效与作用(“天热吃苦,胜似进补”,推荐4道养生“苦茶)
温苑是谁(《陈情令》之阿苑的故事)
引蛇出洞的意思
面包的做法步骤,新手做面包,果不其然翻车了
过年包饺子包子想要好吃,调馅是关键,饭店不外传秘诀,鲜嫩流汁
音节有声调吗音节包括哪几部分(现代汉语音节的组成)
雾霾成因及综合防治(雾霾天气危害大)
器官分布(​古代解剖:134个分布于人体各部的位置)
家庭怎样自制灭蚊水(家里放碗水,蚊子如“见鬼”)
厨房用品清单大全(10个宝藏,每个厨房都需要!)
热门推荐